在大多数人眼中,七十岁是斗球体育直播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纪,但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退休教师陈志远来说,这却是他追逐梦想的新起点,每天清晨,当城市还沉浸在朦胧的晨曦中,陈志远已经穿上击剑服,手持长剑,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他的目标简单而坚定:参加世界击剑锦标赛,站在国际赛场上与年轻人一较高下。
陈志远的击剑之旅始于五年前,退休后,他原本计划像其他老人一样,养花种草、散步下棋,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2018年,他在电视上观看了一场击剑比赛,被运动员们优雅而敏捷的身姿深深吸引。“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年龄不该是限制梦想的枷锁。”陈志远回忆道,第二天,他便报名参加了当地的击剑俱乐部,从此与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
起初,俱乐部里的年轻人对这位白发苍苍的“新学员”感到惊讶,击剑是一项对体力、速度和反应能力要求极高的运动,通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领域,但陈志远用行动打破了这些刻板印象,他从基础动作学起,每天坚持训练三小时,甚至在家中也反复练习步伐和刺击动作,他的教练李斌坦言:“陈老师的学习态度让人敬佩,他不仅刻苦,还善于思考,经常研究比赛录像到深夜。”
尽管击剑给陈志远带来了无限乐趣,但追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年龄带来的身体限制是最大的挑战,击剑需要爆发力、柔韧性和耐力,而这些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衰退,陈志远也曾遇到过瓶颈期:肌肉酸痛、反应速度跟不上年轻人,甚至在一次训练中不慎拉伤了韧带,医生建议他休息数月,但他仅用了两周就重返剑道。“疼痛是暂时的,但放弃梦想会让我后悔一辈子。”他笑着说。
为了弥补身体上的不足,陈志远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训练计划,除了日常击剑练习,他还增加了瑜伽和游泳课程,以增强柔韧性和心肺功能,他特别注重饮食和休息,每天保证八小时睡眠,并摄入高蛋白食物,这些努力逐渐取得了成效:他的反应速度明显提升,甚至在俱乐部内部的比赛中击败了年轻选手。
陈志远的追梦之旅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他的妻子最初对他的“疯狂”行为感到不解,但看到击剑带给丈夫的快乐和活力后,她逐渐转变为最坚定的支持者。“他现在比以前更健康、更开朗了,这比什么都重要。”妻子王阿姨说,他们的儿子则为他购买了专业的击剑装备,并经常陪他训练。
社会上也有许多人被陈志远的故事感动,当地体育局为他提供了训练场地支持,一家运动品牌甚至赞助了他的比赛费用,在社交媒体上,他的训练视频获得了数十万次播放,许多网友留言表示受到鼓舞。“陈爷爷让我明白,梦想没有期限。”一位年轻击剑爱好者写道。
经过五年刻苦训练,陈志远开始参加正式比赛,从市级赛事到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他一路过关斩将,收获了多枚奖牌,2022年,他在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中获得男子花剑个人赛银牌,一战成名,今年,他将目标投向了更高的舞台——世界击剑锦标赛。
虽然世锦赛没有年龄限制,但要想获得参赛资格,选手必须通过严格的选拔赛或积分排名,陈志远目前正在积极备战亚洲区资格赛,每天训练时间增加到四小时,他的教练李斌表示:“陈老师的技术的战术意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唯一需要加强的是比赛经验,但他有年轻人缺乏的冷静和耐心,这可能是他的优势。”
国际击剑联合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老年击剑运动员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在欧美国家,70岁以上年龄组的击剑比赛已成为常态,陈志远希望自己的故事能鼓励更多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打破社会对年龄的偏见。
对陈志远来说,参加世锦赛不仅是为了赢得奖牌,更是为了证明年龄不是追求梦想的障碍。“我可能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强的,但我想让世界看到,只要心怀热情,任何人都可以挑战自我。”他说。
他的故事正在改变许多人对老年生活的看法,老年医学专家张教授指出,像陈志远这样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不仅身体素质更好,心理状态也更为健康。“运动是延缓衰老的良药,而追求梦想则能给晚年生活注入意义和活力。”
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陈志远的训练更加刻苦,每天清晨,他依然准时出现在训练馆,手中的长剑在灯光下划出优雅的弧线,那一刻,他不再是七十岁的老人,而是一名全力以赴的运动员,一个永不言弃的追梦者。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梦想不会因为年华老去而褪色,相反,它可能因为岁月的沉淀而更加璀璨,在剑道上,陈志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青春,而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