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南昌,因剑而动,5月18日,2023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击剑选手、教练员及裁判员汇聚于此,将在未来五天里,为荣誉而战,以剑会友,这座被誉为“英雄城”的历史名城,再次以体育的名义,吸引全国目光。
清晨八点,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孙良勇出席并宣布比赛开幕,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松涛、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龙国英等领导一同出席开幕式,龙国英在致辞中表示,南昌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能够承办如此高水平的击剑赛事,是南昌的荣耀,也是对南昌办赛能力的肯定。
本次赛事由中国击剑协会主办,南昌市体育局承办,江西省击剑协会协办,比赛设花剑、重剑、佩剑三个剑种,根据年龄分为U10、U12、U14、U16、17及以上公开组等多个组别,个人赛与团体赛交替进行,参赛选手中,既有经验丰富、多次参加全国赛的老将,也有初出茅庐、首次踏上全国赛场的新秀,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四川等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二十余家击剑俱乐部。
赛场内,剑道依次排开,银光闪烁,选手们身着白色击剑服,头戴金属网面护罩,或疾步向前,弓步直刺,或灵活后退,格挡还击,剑尖碰撞的清脆声、裁判器的提示音、教练员的场边指导以及观众的欢呼喝彩,交织成一曲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运动交响乐。
“参加全国比赛是每一位击剑少年的梦想,”来自上海飞扬击剑俱乐部的12岁小选手李悦说道,她练习花剑已有四年,“能够与全国的高手较量,非常兴奋,也希望这次能取得比去年更好的成绩。”像李悦这样怀揣梦想的青少年选手是本次比赛的主力军,他们的参与,彰显了斗球体育直播击剑运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蓬勃发展趋势。
赛事裁判长、国际级裁判李青表示,本次比赛严格执行国际剑联最新竞赛规则,所有裁判均经过中国击剑协会的严格选拔和培训。“我们力求保证每一场比赛的公平、公正,让选手们在最好的竞赛环境中发挥水平。”
比赛的激烈程度从首个比赛日便可见一斑,U14男子重剑个人赛项目中,来自北京锐剑俱乐部的王梓轩与深圳剑锋俱乐部的刘子豪在决赛中相遇,双方比分交替上升,多次出现平局,最终王梓轩在最后一剑中果断出击,以15比14险胜,夺得该组别冠军。“最后一剑什么都没想,就是按照教练平时教的,抓住时机进攻,”王梓轩赛后喘着气说,“能赢下来真的很开心。”
赛场之外,同样热闹非凡,场馆外的展示区,多家体育用品厂商设置了展位,展示最新的击剑装备和相关产品,吸引了众多选手和家长驻足,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击剑文化体验区,通过图文和实物展示,向公众介绍击剑运动的历史、规则和发展,推广击剑文化。
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组委会在竞赛组织、后勤保障、医疗救护、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据悉,本次比赛共招募志愿者200余名,他们经过前期培训,分布在竞赛协调、场馆引导、媒体服务等岗位,为赛事提供全方位服务,医疗站配备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
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国内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击剑赛事之一,是全国击剑爱好者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击剑运动在我国的不断普及,俱乐部联赛的规模和水平逐年提高,涌现出大量优秀后备人才,为我国击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全国赛落户南昌,也对当地击剑运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南昌市击剑协会秘书长吴强表示:“高水平的赛事能够激发青少年对击剑的兴趣,带动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广击剑在南昌的发展。”
未来几天,比赛将继续进行,选手们将在剑道上尽情挥洒汗水,展现击剑运动的优雅、智慧与勇气,无论最终胜负如何,每一位站上赛场的选手都是胜利者,他们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精神,正是体育魅力所在。
夕阳西下,首日比赛落下帷幕,选手们带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落的遗憾走出场馆,但更多的是对明日比赛的期待,剑已出鞘,精彩仍在继续,这场在英雄城举办的击剑盛宴,必将进一步推动击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书写中国击剑新的篇章。